《演员的诞生》成了“戏精”的诞生

发布时间: 2017-11-16     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浏览次数:

大只500资讯 演员的诞生》成了“戏精”的诞生
要说今年四季度最“火”的综艺节目,非浙江卫视《演员的诞生》莫属,这档以艺人“演技”PK为宣传核心的综艺节目,掀起了全网对“演技”优劣的大讨论大只500彩票人工计划
 
从10月28日至今,《演员的诞生》共播出3期,截至11月15日网络播放量已经突破5.3亿,远远超出《青春旅社》、《漂亮的房子》等四季度同档期的节目。
 
然而节目的口碑一再下探。数娱梦工厂记者注意到,《演员的诞生》的豆瓣评分在原先5.5分的不及格分数基础上再次下跌,截至15日评分为5.3分,为四季度新综艺最低。在知乎上,关于《演员的诞生》单一问题最高浏览量超680万,排在首位的高赞答案质疑节目从赛制到评审都“太假”。
 
除了网友的质疑和差评,《演员的诞生》导师似乎也表现出了对节目的“不满”。宋丹丹在11月5日发微博称被剧情带偏并道歉“辛芷蕾”后,14日又发长微博表示对节目用力过猛的“哭戏”意见;刘烨在6日晚至7日凌晨连发数条微博,并称节目为“二X节目”,随后秒删。
 
这样的舆论似乎正在消耗观众的兴趣。数娱梦工厂注意到,11月11日的第三期在上线后播放量增速与第二期差距明显。CSM52城数据也显示,第三期的收视率出现了下滑。
 
 
 
“从目前播出的内容来看在线计划《演员的诞生》蹭流量热度的倾向明显,与前期宣传的做综艺’清流’相去甚远,其节目形式’演技’比拼也明显让位于保‘大牌’的实质。谁去谁留毫无悬念,就是看谁名气大。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剧评人指出。
 
在第三期节目播出后,浙江卫视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发文章称《演员的诞生》是在真诚地探讨演技,不是一场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过场戏。然而郑爽、欧阳娜娜和王俊凯等流量明星接连得到评委善待,却指向了相反的结论。
 
除了演员去留的不合理,《演员的诞生》在剧情选取和赛制设计上也充满了悖论。
 
数娱梦工厂注意到,从前三期呈现出的内容来看,《演员的诞生》以演员竞技为形式,实质更偏向于明星娱乐,然而其选择的剧本大部分都偏向了“苦情戏”,天然抵消了节目的“娱乐性”;而让实力相差明显的新生演员挑战老戏骨,这样的赛制设计又失去了竞技综艺的“公平性”。
 
缺乏“娱乐性”与“公平性”
 
综艺节目的特点一般分为“娱乐性”和“竞技性”两类。娱乐综艺聚焦明星本身,如《快乐大本营》,节目以制造明星话题为主;竞技综艺的核心是才艺比拼,注重评审的“专业性”和“公平性”,如《中国达人秀》和《中国好声音》,也有一些节目做到了“娱乐性”和“竞技性”的成功结合,如《我是歌手》。
 
《演员的诞生》定位是明星之间的演技比拼计划软件,试图实现“娱乐性”和“竞技性”的结合。但从其前三期节目来看,这两个目标之间却出现了矛盾。
 
在“娱乐性”方面,《演员的诞生》请来了诸多明星进行演技比拼,但其在剧本选择上,却几乎都偏向于情绪激烈的“苦情戏”,从第一期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到第二期的《亲爱的》,再到第三期的《唐山大地震》,演员的表演总是泪水涟涟。
 
这样沉重的舞台氛围,与电视综艺普遍的“娱乐”氛围相悖。《演员的诞生》第三期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都出现了下滑,体现出观众已经产生了厌倦感。
 
对比同样是浙江卫视的《王牌对王牌》,一样是请明星参加,但却以纯粹的娱乐收获了收视和口碑——其豆瓣评分6.3,收视率也一直保持着同档期的前三。
 
《演员的诞生》在赛制设计方面,也先天地缺少竞技节目的“公平性”和“专业性”。
 
在《演员的诞生》中,演员被设置成两两PK,不以同一标准来评价“演技”,节目的公平性必然受质疑。如在第一期中,郑爽被安排与黄璐一组,还能胜出吗?章子怡、宋丹丹和刘烨三位导师代表的是行业“演技”标杆,而上台竞技的演员大多是年轻新人,让新演员去挑战老戏骨,赢面能有多大?就算如翟天临一般实力挑战成功,多出几个翟天临,又如何保证导师的权威性?
 
 
 
《演员的诞生》设置的Boss评审团也缺乏专业性的体现。从播出的版本来看,这些业内人士的评价并没有帮助观众更好鉴赏、评价演员的表现,而是多次语出惊人,贡献出“二人转演员没有演技”、“戏霸”等争议说法,帮助这档节目制造了更多话题。
 
节目机制上的先天“硬伤”,让《演员的诞生》发展进入两难之境。这档节目到底能走多远?
 
节目赛制设计太假,保大牌的倾向很明显,对质量没有坚持,观众不会买单的,大红是不可能的,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”在知乎如何评价《演员的诞生》的话题中,排在首位的高赞答主杜雨洁认为,该答案获得1700人的赞同。
 
流量明星“洗白”,老演员被冠“戏霸”
 
从第一期开始,评价流量明星的“演技”就成为《演员的诞生》的宣传重点。在市场出现厌倦“流量明星霸屏”的情绪下,《演员的诞生》可以说是一下戳到了观众的痛点。
 
 
 
然而与预期不符,《演员的诞生》从第一期开始就表现出了对流量明星的偏好。第一期郑爽VS任嘉伦,黄璐VS刘芸,第二期的车晓VS周云鹏,几组竞演后晋级的郑爽、刘芸和周云鹏的都是相对电视观众认知度更高的那位,即使被淘汰的那位被普遍认为表现更出色。
 
刚刚播出的第三期,这种保“流量”的倾向更加明显。在第一期节目里,章子怡尚能借与刘烨“演戏”之名,批评郑爽缺乏演戏的“信念感”。到了第三期,王俊凯却突然以“助演”嘉宾的身份出场,避免了与其他演员的正面PK。
 
此前,早在《演员的诞生》第二期结束时,节目组就放出了“王俊凯怼章子怡”的视频片花,一时间引起全网大范围的讨论。而事实是,王俊凯与章子怡的互怼,不过是第三期中他们一场扮演师生的对手戏。
 
 
 
在评价王俊凯表演时,导师们明显进行了模糊处理,以其“态度好”替代了对其演技的评价。章子怡用了“很喜欢北电大一新生”这样的点评,没有其他关于表演本身的深入分析,擅长打圆场的宋丹丹用了“人气”、“不狂”这样不涉及演技的表述。
 
更让人失望的是《演员的诞生》第三期后半场,专业评审团对老演员郑昊冠以“戏霸”的评价,而与之演对手戏的欧阳娜娜却因为新人的“勇气”得以晋级。
 
 
 
“戏霸”的指责有多严重?知乎影视剧评大V李傲文对数娱梦工厂表示大只500平台注册网址,评价一个演员为“戏霸”是非常大的诋毁。“2012年甄子丹和赵文卓之间的口水战,甄子丹就因为’戏霸’的指控至今没有完全洗白。”